日前,華為啟動了新一輪的“天才少年”招募計劃。
官方的招聘信息顯示,華為對應聘者不限學歷,不限學校,但要求在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學等相關領域有特別建樹并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
對于應聘的天才少年,華為稱,將為他們提供世界級挑戰性課題;大牛導師,全球化的視野、平臺和資源;5+倍薪酬。
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最早為外界所知,源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2019年在公司經營管理團隊EMT的一段講話。他稱,要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并表示當年華為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再招200~300名。“天才少年”年薪分為三檔,最高檔為182萬元-201萬元;第二檔為140.5萬元-156.5萬元;第三檔為89.6萬元-100.8萬元。
“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包括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對于“天才少年”,華為將提供世界級挑戰性課題,大牛導師,全球化的視野、平臺和資源。
據了解,華為很多“天才少年”都聚焦在人工智能和算法領域。“天才少年”中,最為知名的是B站UP主彭志輝,彭志輝本碩均就讀于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10月正式簽約華為。他發明的能給葡萄縫針的機械臂、會躲障的自動駕駛自行車、能當Web服務器的AI小電視等,都是社交網絡上的“刷屏”之作。
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向來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昨日(4月26日)的2022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談到最新發布的“天才少年”召集令。
他稱是要用世界級的難題,吸引世界級的人才,來共同迎接挑戰,推動科學和技術上的進步。“創新,首先是領先的人才,以及大量的投入作保障。”他說,不管多難,華為對創新的投入不會減少。他表達,在華為談到創新,首先想到的是人才。
而談及有人問“5倍薪酬”是什么意思,哪個是基數時,胡厚崑表示,這就是充滿了想象空間的一件事情。
過去十年,華為在研發方面累計投入超過8450億元人民幣。2021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額和費用率達到十年來最高,分別為1427億元人民幣和22.4%。其中,華為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超過人民幣200億元。截止當前,華為已創建 86 個基礎技術實驗室來研發相關核心技術體系,并通過AI時代可信計算的新架構模型使數據處理量提升3個數量級,實現了多語言、跨平臺運行。
目前,華為研發投入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二。
華為CFO孟晚舟曾稱,華為最大財富是人才存儲、思想存儲、理論存儲、工程存儲和方法存儲,以及內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儲,這些才是財報背后,華為的真正價值。華為年報顯示,2021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10.7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4.8%。
2022年,華為計劃繼續加大人才吸納力度,并將招聘1萬多名應屆畢業生,足見其對人才儲存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