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華為推出首款開源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

2022-05-23 15:42:35 EDN綜合報道 閱讀:
華為前不久在KubeCon和CloudNativeCon歐洲峰會上推出首個開源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

近年來,低軌道衛星成為全球空間技術領域發展的重點。當許多小型衛星和立方體衛星被發射到低地軌道時,就形成了衛星星座。6U1ednc

全球低軌道衛星的發展擁有著廣闊的前景,但也面臨了不少技術挑戰,如衛星星座管理、通信管理、空間交通管理、開拓新應用場景如太空采礦等。Starlink(美國)、OneWeb(歐洲)、星網/天儀(中國)等多家企業一直在應對這些挑戰。6U1ednc

(EDN延申閱讀:“蘋果iPhone 13帶火低軌道衛星通訊(LEO),國內外玩家有哪些?”、“硬件角度分析iPhone 13支持低軌道衛星通訊(LEO)的可行性”、“與SpaceX近地軌道衛星不同,能避免擁堵的超低軌道衛星組網將成為新趨勢”)6U1ednc

為了積極應對挑戰,北京郵電大學與天儀研究院啟動"天算星座"計劃,目的是依托云原生和人工智能的技術結合,基于衛星星座打造航空航天計算開源在軌平臺,支持衛星技術的發展,構建空天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6U1ednc

去年底,搭載“天算星座”計算平臺的試驗衛星在軌穩定運行,華為云“云邊一體”方案首次在太空驗證。測試數據表明,通過衛星與地面站協同推理,計算精度提升了50%以上,衛星回傳數據量可減少90%,衛星將進入云原生時代。6U1ednc

上周,在KubeCon和CloudNativeCon歐洲峰會主論壇上推出的開源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就基于華為開源的KubeEdge云原生和昇思MindSpore全場景AI框架,具有開創性的創新意義。6U1ednc

基于昇思MindSpore的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邏輯圖6U1ednc

"寶醞號"衛星通過KubeEdge云原生和昇思MindSpore全場景AI框架,支持AI模型在終端、邊緣、云全場景靈活部署,使"寶醞號"具備了軌道地球協調的能力,能適用于軌道地球協調圖像推理、增量深度學習和聯合學習等新服務場景。6U1ednc

昇思MindSpore是華為于2020年開源的全場景AI框架,是昇騰AI基礎軟硬件核心之一,支持終端、邊緣、云側的全場景靈活部署,"天算星座"也因此成為同類衛星星座中第一個具有分布式深度空間學習能力的星座。6U1ednc

KubeEdge和昇思MindSpore主要用于建立地面和衛星之間的多模型協作推理,以及地面增量模型訓練,便于在衛星上使用小模型,在地面數據中心進行訓練并使用全局模型。當模型遇到困難樣本時,衛星會壓縮樣本發送到地面,在地面中心使用昇思MindSpore執行增量學習任務,提高模型精度,地面中心將模型局部更新并壓縮后上傳至衛星,衛星上通過Mindspore進行模型的解壓和更新,使衛星即可使用最新的模型持續開展包括森林火情檢測、大地遙感等業務。6U1ednc

在此次峰會中,開源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是唯一入選今年CNCF歐洲峰會主題演講的國內開源方案。昇思MindSpore不僅支持遙感等科研類基礎模型的創新研究,也支持云原生AI衛星應用方案,是業界首個具備從衛星到地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全場景遙感AI能力的開源AI框架。6U1ednc

未來,基于云原生KubeEdge和昇思MindSpore的技術還將擴展到衛星星座的更多新場景,同時也會在深空領域進行探索,如地球-軌道、火星-軌道、金星-軌道任務等。6U1ednc

責編:Echo
  • 微信掃一掃
    一鍵轉發
  • 最前沿的電子設計資訊
    請關注“電子技術設計微信公眾號”
  • 用水泥和炭黑制造儲能超級電容器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最普遍的兩種歷史材料,水泥和炭黑(類似于非常細的木炭),可能會成為新型低成本儲能系統的基礎。該技術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供應出現波動的情況下使能源網絡保持穩定,從而促進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機器人版的ChatGPT,谷歌新模型泛化能力大幅提高 7月28日,Google?DeepMind宣布以訓練AI聊天機器人的方式訓練了一款全新的機器人模型Robotic?Transformer?2(RT-2),這是一種新穎的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可以從網絡和機器人數據中學習,并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機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 如何用軟件定義無線電實現更有效的核磁共振成像儀設計 在本文中,我們討論了MRI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將SDR集成到這些系統中以提高性能和功能。我們介紹了一些適用于MRI應用的SDR規范,以及對MIMO射頻通道的支持。還討論了讓SDR成為高性能射頻單元的原因,以及高信噪比和MIMO通道之間的高相位相干性。
  • 比科奇介紹其打造更加智能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新愿景 比科奇在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介紹了其在引入人工智能(AI)等技術打造更加智能的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方向的新愿景,包括致力于解決困擾行業的基站功耗等問題,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無線通信技術的結合等創新
  • 后來居上,美光宣布已出樣業界首款HBM3?Gen2內存 7月26日,美光宣布推出業界首款8層24GB?HBM3?Gen2內存芯片,是HBM3的下一代產品,采用1β工藝節點,目前該款美光內存芯片正在向客戶提供樣品。
  • 韓國造世界首個室溫超導體,鬧劇還是新的未來? 7月22日,韓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平臺上上傳了兩篇論文,聲稱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常壓室溫超導體,這種材料是一種改性鉛磷灰石名為LK-99,超導臨界溫度在127攝氏度,即400K以上,而且在常壓下就具備超導性。
  • 一比一復刻iOS版功能,Android版ChatGPT正式上線 7月25日,OpenAI宣布,Android版ChatGPT已經正式上線,可在谷歌應用商店進行下載,目前僅限在美國、印度、孟加拉國和巴西四國下載使用,不過OpenAI計劃在下周拓展到更多地區。
  • TI無線MCU創新方案,助力用戶加速擁抱物聯網 7月21日,由AspenCore主辦的“2023全球MCU生態發展大會”在深圳羅湖君悅酒店隆重舉行,特邀請到MCU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德州儀器(TI)參加了“無線MCU分論壇”,論壇上,TI無線產品工程師魏天華分享了主題為“創新型無線解決方案,助力不斷發展的互聯世界”的演講,為現場觀眾帶來了TI最新的無線MCU系列,以及對于這一市場的深刻思考。
  • 中國成功發射首款柔性太陽翼衛星,折疊主體厚度不到5cm 7月23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用于衛星通信技術驗證,也是中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衛星。
  • 降低侵入式風險,清華開發出“入耳式”腦機接口 近日,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宣布開發出一種名為SpiralE?BCI的腦機接口,該器件采用“入耳式”設計,使用者只需要將器件插入耳道,即可讀取相應腦電波信息,侵入性遠遠低于其他的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
  • TETRA標準被曝存在后門漏洞,1分鐘內就能被破解 TETRA是由ETSI制定的開放性無線數字集群標準,據稱該技術標準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無線電通信標準之一。而就在近日有研究人員發現該標準存在著多個安全漏洞,可以暴露通過該標準傳輸的敏感數據。
  • 摩托羅拉Nexus?6手機拆解:都有哪些蜂窩通信IC? 本文探討了摩托羅拉Nexus?6手機的內部構造,并重點關注了與蜂窩通信相關的元器件,包括RF收發器、蜂窩調制解調器和Wi-Fi/藍牙IC。還概述了訪問手機內部的分步過程。
廣告
熱門推薦
廣告
廣告
EE直播間
在線研討會
廣告
廣告
面包芯語
廣告
向右滑動:上一篇 向左滑動:下一篇 我知道了
激情亚洲av无码日韩色 嗯嗯~,女生~哦~自慰~啊啊~舒服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手机在线看永久av片免费 欧美色播 中年熟妇精品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