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電動兩輪車已滲透到消費者個人出行、即時配送、共享出行等諸多領域。隨著汽車級V2X車聯網、人工智能、輔助駕駛等技術的長足發展,也為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提供了技術支持。
6月29日,在由全球領先的專業電子機構媒體AspenCore和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群聯合主辦的“2022國際AIoT生態發展大會-智慧兩輪車分論壇”中,嘉楠科技副總裁湯煒偉以《勘智AI視覺芯,賦能智眼兩輪行》為主題,向大家分享了嘉楠地芯片設計創新歷程,及其RISCV架構AI芯片技術路線圖,并以具體案例展示AI視覺芯片如何賦能兩輪車出行。
作為在芯片設計、研發過程中保持了自主可控,以及相關知識產權運作特性的企業,嘉楠科技一直不斷地在AI和區塊鏈領域攀登。
2013年嘉楠科技成立,發布了全球首款基于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即專用集成電路技術)的區塊鏈計算設備——阿瓦隆Avalon Made,2016年,第一代16nmASIC量產,嘉楠科技在區塊鏈設備市場站穩腳跟后,通過國家?新技術企業認定開始研發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勘智Kendryte AI;2019年,作為中國AI芯片和區塊鏈芯片計算的第一股,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2020年,Linux添加K210內核支持,量產8nm芯片的同時,投入5nm制程研發。
為了保證產品的落地,嘉楠科技對AI+IOT的特性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歸納:場景化、設備化、多樣化。
湯煒偉指出,過去相對于云端通用的場景已逐漸下沉到邊緣,出現了非常多的場景化需求和應用,如吃、住、行、游、購物、娛樂、教育、產業、工業、物流等場景均出現了非常鮮明的特點。
基于大量設備AIoT化,AI的應用已不是單純的AI計算,而是通過AI算法傳播和相關軟件的結合,底層與云端實現互聯并在用戶數據大量沉淀的基礎上,開展大數據分析實現主動智能,而豐富的場景應用,需要產品有多樣化的體現。
產品向前的發展和落地除了需要市場的支持,還要企業自身的內功修煉和技術革新。
湯煒偉分享了嘉楠科技四個層面的科技創新:
具體到產品層面,在湯煒偉分享的RISCV架構AI芯片技術路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嘉楠AI芯片擁有三個系列產品:K2系列、K5系列、K8系列。
K2系列面向消費AIOT領域,包括攝像機、門鎖、教育機器人等等場景,2018年正式發布首款商用芯片K20,64位,功耗只有300到400,目前累積出貨達到200萬顆的規模,落地應用從智能家具里面的門鎖貓眼、教育機器人、醫療的應用膠囊等等產品,到智慧農業,到畜牧業的管理等等領域。湯煒偉透露,嘉楠明年將再發布兩顆新K2產品。
K5系列場景會面向專業門禁、DMS、汽車后裝等等相關市場,其中,510芯片已經量產,5系列后續產品也在持續迭代和規劃之中。
K8系列邊緣計算領域則面向AI網關以及汽車后裝等更大算力的場景。
湯煒偉表示:“我們產品特色鮮明,且擁抱軟件開源,對客戶的響應和需求可以做到非??焖俸涂煽?。在制造領域我們有設計工程的優勢,產品領域我們有很好的產品團隊做汽車設計,并且我們貼身支持客戶。“
那么勘智AI視覺芯片是如何賦能智眼兩輪行的呢?湯煒偉為我們分享了兩個案例。
第一個落地方案是基于K20芯片的AI機器視覺無鑰匙進入和啟動設備。
特點是用AI人臉識別做無感解鎖,解鎖和啟動快速且敏捷,接口非常簡單,安全,方便。
在端測的AI識別,可以支持本地和離線識別的能力,從光線的適應來講支持所謂的室內、戶外、白天、晚上、強光、弱光,可適應戴口罩,還有其他類型的算法,識別速度為百毫秒級別,單次識別人數不少于20人。
針對電動車,該人臉識別解鎖方案主要包括:模組、算法、APP
給相關的兩輪車廠商以及相關的用戶提供了非常好的體驗。
另外一個解決方案,是基于AI芯片的智能獨立視覺模塊。
分為三個感知:
整體做到了單機智能+APP提醒+聯網管理等一系列方案。
在演講最后,湯煒偉表示:“人工智能算法一定是通過算法不斷迭代和升級實現更智能,更聰明的算法,需要不斷的數據積累和不同的訓練,嘉楠希望與行業一起做好智能芯片,做中國的技術創新,服務全球,賦能兩輪車與智慧雙眼和智慧之腦。”